【故事簡介】(簡直是摘要等級www)

放棄高學歷為夢想逃家,
卻因往生者而找到指引。
林初生,成了禮儀師⋯⋯

「我兒子交給你了⋯⋯」
一具腐爛遺體,老父眼中的不捨、遺憾,
初生剛入殯葬業便恍然,死亡無從預測。

「墓地要旺兄弟,其他隨便。」
紛雜的利益、家庭關係,即使人已不在,也無法切斷。

「為什麼你不懂,我不想治療了。」
餘生終點前,將逝之人的覺悟與選擇,能否被理解?

「為什麼找不到我兒子的遺體!」
衣冠葬、招魂幡,喚回亡靈,似乎也拉近兩顆相悖的心……

生命在葬禮謝幕,百態人生在靈前縮影。
龍角吹響、牽亡歌陣再現,
說不出口的話、停在心底的情緒,隨之迸發,
也讓初生下了決心───珍惜活著時擁有的權利。

漫畫家韋蘺若明,親身探訪禮儀社工作實錄;
嚴實取材華人文化傳統葬儀,述說形形色色人生謝幕前的感人故事。

 

 

【劇透心得】

我在前一頁所提到的「台灣的元素」,指的是傳統葬禮上會用的紙紮品、孝女白琴、看墓地風水等等,作者用很自然的方式融入故事中,雖然沒有詳加解釋,但......就是知道。因為,就......就是那樣。(我到底想表達什麼

很多東西,作者都是輕輕帶過,包含安寧照護,沒有說太多,卻都有把重點帶到,例如女主角初生因為不清楚何謂「安寧療護」,所以輕率地脫口而出「放棄治療病人」這種非常不妥的言論,果然,立刻被現場的醫護人員教育了,同時也安撫剛下定決心的病患家屬。

所謂的安寧療護,並不是家屬放棄病人,而是選擇尊重他們,以減輕痛苦症狀為優先的緩和醫療行為,讓病人在生病的最終保有尊嚴!

年輕、名為初生的主角,就像其名字一樣,初生之犢不畏虎,但也因為年輕,所以不知道的事情太多......

為什麼前輩會提醒她「不要和即將往生的人培養感情。」

這讓我想到......嗯,以前大學時期的社團......

如同芷櫻小姐說的,「(初生)你真的是個很單純的孩子。單純並非壞事,但繼續這樣下去會很辛苦喔。」

初生生氣地跑去問仰清為什麼,仰清說:「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工作總是充滿情緒.....你有什麼資格插手他們的人生?不要輕易用表象下定論。

讀到這裡,讓我笑了:)

果然,無論哪一個行業,把「情緒」帶入工作中,就會失了分寸。無論是面對同事、還是面對服務的對象,都一樣.....是一樣的啊!

在第四回的時候,初生問了同事阿善這個問題:

初生:「至親過世,每個人卻只想著自己的利益。他要是知道一定很心寒吧。這樣的喪禮到底有什麼意義?更何況,我不相信有靈魂......」
阿善:「同樣的問題我也問過仰清,仰清說:『有沒有靈魂不重要,喪禮本來就是生者與死者回憶與道別的過程』。」

 

第五回的篇名叫做〈彩虹的重量〉,從故事內容到這個篇章的名字,都讓我忍不住哭泣......

因為落水,找不到遺體,所以用「西瓜招魂」。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個習俗(因為我沒遇過.....而且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

「彩虹」指的是「他們」,同性之愛。雖然相戀而交往,但被發現了,雙方父母互相指責,他們兩個約好要殉情,但......

我覺得「重量」則是指他們之間的愛,以及沉入水裡的重量。(載浮載沉的西瓜.....)

 

第六回也是非常精彩!

牽亡歌陣!

太.....太感人了QQ

「無論如何,不要輕易放棄。因為追求夢想,是生者的特權。」

 

 

【目錄】

第一回  初生之犢(燒炭自殺的兒子,其父親來整理遺物......還安慰了剛上工的初生)

林初生,來應徵禮儀師;禮儀師不是她所想的那樣......

 

第二回  我的寶貝(兒癌病童,父親想讓她轉安寧病房,但母親堅持繼續治療......)
「所謂的安寧療護,並不是家屬放棄病人,而是選擇尊重他們,以減輕痛苦症狀為優先的緩和醫療行為,讓病人在生病的最終保有尊嚴!」

「就是她嗎?那個叫小光的孩子,她還那麼小......」
「棺材裝的是死人,死亡是沒有差別的。」

→我忽然想到......不知道是哪一個故事(漫畫?影劇?)裡面有提到,沒有專門訂製給小孩子的棺材,因為......我們也不希望有,所以,孩子的棺材,都是成人棺材再去裁切而成,因此,會有兩個角是銳角。

「仰清剛剛的意思是,不要和即將往生的人培養感情。」

 

第三回  孤獨悲歌(獨居老人)

在社會局工作的芷櫻小姐,對感情用事的初生說:「我只是想知道,仰清感興趣的人是什麼樣子。你真的是個很單純的孩子。單純並非壞事,但繼續這樣下去會很辛苦喔。給你一個忠告,這個社會不是非黑即白。看來仰清說的沒錯,你不適合這份工作。」

初生生氣地跑去問仰清為什麼,仰清說:「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工作總是充滿情緒。這就是問題所在了,你還不懂嗎?我們所面對的客戶是那些即將失去或是已經失去摯愛的家屬,我們參與的不過是他們人生的一小段,你有什麼資格插手他們的人生?不要輕易用表象下定論。

 

第四回  家運亨通(葬禮、墓地風水.....)

初生:「原來還有專門建造墓地的工作啊。」
廖師傅:「是啊,從選地看風水座向開始,整地、打底、立碑、砌磚塑形,尤其左右相當講究對稱,隨時代改變、經驗進步,現在也帶入陽宅的建造概念,使用鋼筋灌漿打底,降低墓園龜裂的情形。要注意的細節非常多,我也是做學徒好幾年才可以獨立作業。」

初生:「至親過世,每個人卻只想著自己的利益。他要是知道一定很心寒吧。這樣的喪禮到底有什麼意義?更何況,我不相信有靈魂......」
同事阿善:「同樣的問題我也問過仰清,仰清說:『有沒有靈魂不重要,喪禮本來就是生者與死者回憶與道別的過程』。」
初生:「生者對死者回憶與道別的過程......比起死者,喪禮對活著的人才有意義嗎?」

孝女白琴,職業哭喪。以前交通不方便,有時子女在外地無法奔喪,又或者過度哀痛無法表達悲傷之情,就會聘用哭喪女表示悲傷和不捨。

仰清:「能說、能哭,代表這傷痛還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說不出口、流不出淚來,因為傷痛絕望到難以形容。人的情緒很複雜,不好好說出來,別人是不會懂得。你現在無法理解,是因為你還沒碰上。可以的話,希望你不用理解......」

------

葬禮儀式流程懶人包

分手尾錢、辭土

腳尾飯

孝女白琴

孝服

牽亡歌陣

龍角、帝鐘

通天冠

合爐

------

第五回  彩虹的重量(衣冠葬)

初生:「衣冠葬是什麼?」
仰清:「對家屬而言,看到遺體才比較能接受往生者已逝的事實,如果找不到遺體,家屬會產生失落感甚至是內就感。在傳統觀念上,比起西方重視靈魂,我們更看重軀體,衣冠葬就是以衣服代替遺體,讓家屬能對其產生逝者已矣的想像。」

過去用往生者的衣服來招魂,因為衣服上有往生者的氣味,今日大多以招魂幡代替。招魂幡上會寫往生者姓名及生卒日期,祝禱文的寫法與招魂幡的顏色都會因為信仰而有所不同。將招魂幡綁在細竹枝上,象徵後代子孫可以繼續繁衍。

由於找不到遺體,家屬放不下心,所以仰清提出傳統民間習俗「西瓜招魂」。將西瓜畫上五官並且投入水中進行招魂,據說就能找到遺體。

西瓜音近「屍歸」、「西歸」,將西瓜投入水中,告知亡靈已經死亡的事實,看到西瓜後要趕快浮出水面,避免錯過轉世的時機。從科學角度上來看,可以藉由西瓜入海來觀察水流方向,推測可能遇難的地點。

 

第六回 北斗星沉

初生是台大法律系休學,父母都是律師,不會輕易妥協的。(她熱愛音樂)

阿善:「所以你是放棄了?」
初生:「我沒有放棄,只是想清楚了。人死了,溝通就停止了。不論再後悔都無法回頭。既然我還活著,就盡量跟對方溝通吧。」

仰清的父親過世了。初生很疑惑......為何仰清沒有落淚?

阿善:「廖師傅曾經跟我說,仰清母親過世時,伯父一手承辦喪禮,全程不假他人之手,也不見他落淚。直到下葬那一刻才崩潰痛哭。」
初生:「忍這麼久,才哭出來嗎?」
阿善:「是忙到沒時間悲傷吧。本來是想親自送家人最後一程,卻忙得無法消化悲傷的情緒。」

牽亡歌陣是過去流行的一種殯葬陣頭,用來牽引亡魂通過地府。這些背後的意義,仰清都明白。但時代變了,沒看過牽亡歌陣的人們,自然不感興趣。仰清接手後,為了迎合社會的快速節奏,將公司轉型現代化,還是決定將牽亡歌陣從基本流程刪除,也因此和父親大吵一架。

-----

「曲終人散」送葬身後事報告──漫話幕後

殯葬業的型態主要可劃分為地區性禮儀公司、企業、以及個人接案。

地區性禮儀公司的客源音與當地關係緊密,多為回頭客及因口碑前來的人。

企業型則多是太平間業務。

禮儀師的工作範圍涵蓋臨終關懷、接送及梳洗遺體、葬禮規劃及執行、協助家屬尋求社會資源、處理死亡相關的法律程序等,在葬禮執行完畢後,也提供作七、作百日、作對年法事等服務,甚至出現對家屬悲傷輔導的服務。對於剛失去摯愛的家屬而言,禮儀師除了是殯葬方面的專家,也是低潮時期的陪伴者。

 

雖然隨著社會演進及環保意識提升,簡化傳統禮儀的複雜程序已是現代趨勢, 然而人們一生當中會經歷過的出生、成年、結婚、死亡的四個生命階段,都是通過生命禮儀的方式,賦予自己新的身分及責任,透過「葬禮」向最愛的人道別,同時也展開自己下一步的人生。

 

番外篇  十年前(喪母的高中生高志善,禮儀社的張仰清沒有收他喪葬費,所以阿善畢業後就到禮儀社工作還錢~)

 

作者後記(為了畫漫畫查資料的時候,被母親關愛~~~)

第2頁|全文共2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齊木蘭真 的頭像
    齊木蘭真

    趴趴熊的窩

    齊木蘭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