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使用暴力,而以頭腦來抹殺對方──這乃是怨恨屋的鐵則。
(摘自第 6 集)
《怨恨屋本舖》跟《心魔大審判》的風格不一樣。
《心魔大審判》的女主角是伊豆子(怨恨之門守門人)。復仇選擇權在被害者手中。可以選擇復仇(咒殺兇手),但是被害者要了解,如果選擇了咒殺,就要有下地獄的心理準備。
《怨恨屋本舖》的女主角「怨恨屋」是一個普通的人類,幫助被害者報仇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社會性抹殺」,一是「實質的殺害」。而怨恨屋會收取龐大金額作為代價。
有些受害者,聽到那個金額整個人嚇傻了,但是,怨恨屋很明白地說,你想要復仇,就是需要付出相對的代價!
在閱讀的時候,一方面會覺得加害者真是過分!另一方面又發現某些受害者也是很貪婪。
在我心中的天秤隨著故事的鋪陳,不斷地搖擺著......
怨恨屋會做這種「復仇」的工作,秉持著的並不是純粹的「正義感」而已。相對而言,情報社比較有正義感。怨恨屋和情報社都是過去遭遇過什麼,才會從事這樣的「工作」。
害人者亦害己。要是隨便報仇的話,自己也會受到報應的。
因為怨恨他人而去替對方挖掘墳墓的人,
哪天自己也會受到報應,讓人替自己挖掘墳墓。
因果報應.....!
所以我封印了自己的怨恨......專心幫別人報仇雪恨。
(摘自第 20 集)
寄木聰:「怨恨屋......到底是何方神聖?不過身為刑警的第六感告訴我,『怨恨』是不可能從這個世上消失的負面情感......所以只要有『怨恨』在,代替復仇的行業便不可能會消失......我也不會放棄掉查的......!」(摘自第 20 集)
老實說,我還滿喜歡這位警察的。
《怨恨屋本舖》是一套有點年紀的漫畫(其實也才200x年而已~應該還不算是老漫畫XD),但是我在閱讀內容的時候,仍舊背脊發涼,因為故事中的好多社會事件,仍舊能從新聞上看到這類事件,總是讓人無法理解,卻又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漫畫裡面的電腦和手機.....哇!原來,10年的變化這麼大!)
20 集真的好多!有點像是一座高山,怎麼爬都爬不完的感覺。我終於爬完了!耶!
最常見的就是詐欺、詐騙類型的事件,公司的同事或上司、好像很好賺的生意、意外/自殺,領取保險金、瘋狂的傳教行為、跟蹤狂、自私自利、貪婪等等各式各樣的事件。雖然都是虛構的故事,但所謂的「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劇故事都是在述說種種社會現象。
我閱讀到幾個事件,有聯想到一些社會案件,讓我有種驚悚的感覺。
第九集的聖福教的故事,讓我想到 2013 年的那起震驚台灣社會的案件!
[維基百科] 日月明功虐死案(連結)
第11集、第17集的故事,讓我想到了震驚日本社會的「宮崎勤事件」!
[天空部落格] ACG發展史上最大的坑洞─宮崎勤事件(連結)
此外,因為怨恨屋本舖在沖繩有分公司,所以會有很多關於沖繩本土居民與內地移居過來的住戶之間的一些城鄉的紛爭(建造道路增加便利性vs保護大自然),不過比較多的篇幅都是沖繩居民和美軍基地之間微妙的關係,有互利的部分(像是提供就業機會、軍用土地),但也有種族歧視、私自販賣軍火等問題。
最後,我想節錄一段作者在第 20 集的「後記」寫到的話:
連載中,我去動了眼睛的手術,所以沒辦法完全按照自己所想的畫出來,
此外,裡頭有幾篇故事,很不幸地在現實中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雖讓我感到很消沉,
但是要不是有各位讀者的支持,我想連載根本沒辦法持續到現在,
所以我打從心底感謝大家。
真的非常感謝大家的愛護。
其他還有給我許多幫助的編輯部的各位,以及所有我的助手,要是沒有你們,
怨恨屋本舖根本不可能持續畫到七年。
現在在 BJ 中新的主角已經到來──
「怨恨屋本鋪 巣来間風介」的新系列也開始連載了。
大家所熟悉的人物們,應該也會陸續登場吧!
此外,我還預定在增刊號裡,刊載寶条栞和相果川在海外活躍的系列故事,
接下來我應該會再以其他的形式來畫寶条栞新的故事吧。
畢竟這世上只要有部合理的事件發生,怨恨屋就不會消失。
今後大家如果能再繼續支持「怨恨屋系列」我會覺得很榮幸喔。
《怨恨屋本舖》和《心魔大審判》兩套漫畫的作者,都說了類似的話語:
《怨恨屋本舖》的作者栗原正尚:「畢竟這世上只要有部合理的事件發生,怨恨屋就不會消失。」
《心魔大審判》的作者高橋努:「我想,只要在這世上,令人作嘔的荒謬事件尚未絕跡的一天,我就會繼續畫《心魔大審判》吧。」
題外話,
我在查資料的時候,除了使用 Google和集英社的官網查詢之外,也會閱讀日版的維基百科上面寫的資料。一個不小心瞄到角色介紹一眼,我就被劇透了......TAT
(好奇心會殺死一隻貓XDD我是好奇才會滑過去,然後就看到怨恨屋的本名......一開始還以為是聲優名稱,然後多看了一眼,就發現怨恨屋的本名!)
[維基百科] 怨み屋本舗(連結)
栗原正尚 正式網頁 馬龍雪克(http://www.showshow.jp/)
網站上有好多資料喔!還有提供單行本試讀的連結呢!
【角色】
*** 怨恨屋本舖 ***
怨恨屋:女。年齡不詳。出生地不明。本名:寶条 栞。
情報社:男。年齡不詳。出生地不明。本名:獅堂詠示。喜愛的寵物:烏龜。
修:「怨恨屋」的親弟弟。專陪熟女的男公關。全名:寶条 修。
十二月田猛臣:有著妄想症的御宅族,專長是熱戀光線。
杉河里奈:是個內向並有著男性恐懼症的女高中生。是怨恨屋的員工。(要償還當初她請怨恨屋執行復仇的費用)
相果川剛志:怨恨屋本舖 沖繩分公司的店長。綽號小相。兼職:潛水指導員。喜歡男生。
知念夕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便成了相果川的助手。後來還搬進相果川家白吃白住。
*** 警察 ***
寄木聰:松島警察署的警察。直覺很敏銳。下巴有個疤痕。
秦野誠一:松島警察署的巡察長。
*** 其他 ***
漆原正太郎:漫畫家。
木經透子:嚴重的妄想症。
木經 薰:木經透子的弟弟。妄想症。有咬手指的壞習慣。
桐野美鈴:原本長得很醜,某次被學姊勒索時,路過的寶条 栞好心解救她,她卻做出跟蹤狂的行為。最後還自顧自地生氣,然後整型成寶条 栞的外表做盡各種醜事要抹黑寶条 栞。後來變成了聖福教的高層幹部。不過挖鼻孔的壞習慣仍舊沒有改掉。
【筆記】
*** 第 6 集 ***
雖然有人說,報仇是一種沒意義的行為,但是有些人要是不復仇,日子就無法過下去也是事實。過幾天我會給妳我的名片,到時妳在跟我連絡吧!(34自殺遊戲)
我無法原諒都殺了兩個人,還能若無其事過日子的那幾個傢伙!(37黑暗的未來)
情報社:「那幾個傢伙根本一點反省的意思都沒有。讓我氣得肝火都旺了起來...」
怨恨屋:「那倒還比較好。這樣也不會讓我的良心受到譴責。」(37黑暗的未來)
*** 第 7 ~ 10 集 ***
聖福教(以前是普通的宗教信仰,教主病倒之後,漸漸地轉變成類似老鼠會的組織)
(怨恨屋可能跟裡面的某個幹部有過什麼過節)
*** 第 11 集 ***
十二月田猛臣:「像你這種隨便就殺人的人增加的話,每次一發生殺人事件,就會說是受到漫畫跟動畫的影響,這對我來說是很困擾的!」
*** 第 13 集 ***
訪問者:「你恨犯人嗎?」
被害者遺族:「這還用問嗎?他可是殺了我父母和弟弟三個人耶!可是,也不過才 15 年,就已經過了法律時效,整個事件也就此落幕......日本的司法制度,為什麼會對犯罪者如此寬容呢?兇手!如果你現在也正在看的話,我要你記註這句話!就算法律的時效已過,但我心裡的時效是永遠不會到期的!」
*** 第 14 集 ***
不過,每天在網路上,還真是有不少照片流出。連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情報,在不知不覺中流了多少出去呢......便利性跟危險性就只隔了一張紙。
*** 第 16 集 ***
情報屋:「真是殘酷!」
里奈:「就是說啊......我覺得她根本是恩將仇報......」
情報屋:「妳錯了!殘酷的人是妳,里奈。」
里奈:「咦?」
情報屋:「妳如果要幫她就得幫到底,要不然只會害她被欺負得更慘!像你這樣幫人幫到一半,反倒會變成另一種暴行喔!」
*** 第 17 集 ***
「上面的報導,妳給我看仔細了!你的朋友又被逮捕了!」
「咦?」
報紙上的標題寫著:「對女童性騷擾 36歲戀童癖犯被逮捕」
「朋友?我不認識這個人啊。」
「啊?你不認識?這類型的犯罪,就是妳這種變態的收集娃娃的戀童癖所做的!你這個戀童御宅族!」
「.....抱歉,你可以聽我說幾句話嗎?你有三點說錯了。首先,這不是娃娃,而是『模型公仔』。第二,我是『模型公仔小萌族』,而不是戀童癖。然後,第三....」
「少囉嗦!御宅族!就我來看,御宅族全都一樣啦。」
>>>>>>>>看到這一段關於「御宅族」的偏見與刻板印象,讓我想到我曾經看過的資料,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看看!(放在延伸閱讀)
*** 第 20 集 ***
怨恨屋的本名是寶条 栞,她的過去,父母都是律師,擔任聖福教受害者的顧問律師,和聖福教打官司,卻被聖福教的信徒用計害死。後來,有人介紹上一代怨恨屋(老太太)給寶条 栞。於是,寶条 栞就走進了這一行。
【延伸閱讀】
栗原正尚 正式網頁 馬龍雪克(http://www.showshow.jp/)
日本漫畫的反抗力:論「東京都青少年育成条例改正案」事件(連結)
[維基百科] 宮崎勤事件(連結)
[KomicaWiki] 宮崎勤事件(連結)
[天空部落格] ACG發展史上最大的坑洞─宮崎勤事件(連結)
----
[維基百科] 日月明功虐死案(連結)
「假借宗教行為之名,行犯罪之實」(連結)
南方朔:現在是新聞已成為新宗教的時代 (連結)
→ 摘錄一小段:「人們無日無夜都被大量的新聞訊息轟炸著。雖然有這麼多新聞,而真正「重要而有意義」的(significant)可能只占了很少的比重,但那些不重要的新聞卻也非毫無意義,它們合理化了我們的無聊、媚俗、對世事的漠不關心,也合理化了人們的偏見和歧視。」
→這篇文章是我在查日月明功的資料時,無意間看到的,順手放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