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心得】
關於我一開始就哭了的原因......欸,因為今天下午才剛跟L大和酸梅聊到以前的電影院在播電影之前會起立唱國歌這件事情,然後,覺得這個開頭讓人感到懷念......接著歌詞就變了ww
男主角陳大編劇寫的劇本,首映當天票房不錯,但後來被隔壁棚的《媽媽十七歲》給搶去了光彩。(欸......其實我對那部片感到有點興趣了XD)
雖然我吐槽了劇名《台灣有個好萊塢》,但我看到最後,才知道這個劇名其實是有雙關的:
1. 台灣的電影夢!要像好萊塢一樣!而以前都在北投那邊拍電影,台灣有個好萊塢,在北投。
2. 郝將軍獲得第N屆金馬獎之後,在發表得獎感言時,說從今以後要改名為郝......萊塢!台灣有個演員,名叫好萊塢!
只是,我在朋友大力推薦之前,真的沒有想要看這個音樂劇,因為劇名真的有點......勸退,然後購票網頁上的宣傳設計圖......很復古很勸退(失禮
在看的時候,可以很直接感受到這個音樂劇的厚度與深度,有些我不是很懂(像是台語暗號那一段,我聽到有人在笑XD是跟以前的影片有關嗎?)但我感覺得出來,是查過很多資料才能將之轉化成為對白、歌曲、佈景、道具等。
舞台長這樣:
我切掉了下半部的觀眾,因為我懶得逐一上海苔條了XD
我要說的是,這個舞台的佈景充滿巧思,在演出的過程中,上方的區塊也會隨著劇情而有投影畫面喔!
演出期間不能攝影,所以沒有範本XD 但可以從專訪的劇照看到。
還有最後這一段演出,工作人員有舉牌,可以拍照和錄影但不能開閃光燈的意思。
這邊投影上面呈現的歷史資料,我全部都不認識......(汗
可是看到這麼多投入在電影產業裡面的人們的歷史資料,真的是很令人感動!
我看到我前面的觀眾們都拿起手機拍照,有種感慨......很像是亮起一片手機海!螢螢發光,感覺是另一種美!但我手機在黑暗模式下拍得不是很清晰就是了......(殘念
除了演員們會從觀眾席的走道走出來,也會演出一小段劇情。(我是剛好不用轉頭,但我看到搖滾區的觀眾要轉身才能看到演出)
讓我印象頗深刻的一個橋段,是關於「第N屆金馬獎」的這個橋段。整個劇場的觀眾,都成為了這齣戲劇的一份子!共同完成了「第N屆金馬獎」的演出!
喜歡這個設計!
然後!台灣加油!香港加油!(那個香港人的角色很可愛,看到這個橋段時會想到香港的局勢,有種.....啊QWQ香港加油啊!)
還有,關於故事中的他們非常努力拍片,結果拍出來的片......wwwwww 怎麼說......很復古?講的好像我看過那個時代的黑白電影,但其實我真的沒有看過~XD
只是,鄉土劇裡面很常用到的「失憶梗」真的很好笑.....各種意外導致的失憶,掉下懸崖、被海捲走、被火車撞......都是有可能的XD
然後那顆大月亮......真的超大XDD超大XDDD
女演員白雪的「啊~」趴進枕頭哭泣那段.....實在太好笑了XDD
我在想,魏德財導演的名字是不是有借用魏德聖導演?(還是我想太多?)
魏德財導演是個負責搞笑的角色,擔當起很重要的劇情推手。經常在(男主角)陳大編劇失意時鼓勵他,說笑逗唱樣樣信手拈來,還用上了情勒的手段!(在觀眾席走道那邊演出)
「你如果不答應,我就跪在這裡不起來!餓死!跪死!」
wwwwwwwwwwwwww
題外話,如果有關於情勒的句子,可以分享到這個噗(連結)幫助機器人學習ww
文鳳姐的那一段實在太經典,我非常喜歡。包含:
1. 魏德財稱呼文鳳為「my鳳~~~」(my phone)
2. 文鳳姐的「三點」:賣點、笑點、露點
而這之後,在「第N屆金馬獎」時,將文鳳姐的三點轉型為「亮點」。這四個點的鋪陳與收梗,非常精彩!
最後,我要來抒發我對郝將軍的愛~~~~~~~~
郝將軍好可愛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對,我只是想要啊啊啊~
郝將軍的台詞,有兩段挺幽默的。
一段是他在發現女兒演的是軍妓感到驚訝,當導演聰明地問:「軍妓難道不能有愛國心嗎?」的時候,他一開始說「不」發現不妥,圓滑地轉成「不無可能。」
另一段是他在述說妻子跟著「男......南部劇團走了。」委婉地陳述妻子離家的事實。
父親和女兒其實是互相關心著對方,但,說不出口。這段父女對唱,讓我非常非常感動Q///Q
最後,也跟著加入電影拍攝的團隊,成為了演員。還拿到了新人獎!wow~
發表得獎感言時,真的很有趣XD 拍拍臉說:「啊!要長話短說。」(太可愛啦!!!)
我認為,主線劇情分為兩條,一條是拍攝電影的夢想(附帶愛情線);另一條則是親情線(將軍與女兒秋月)。
在演員們之間的互動、對白、歌舞唱跳時,都非常自然且有趣,也很感人。
但是當出現一些電影場景的時候,又會變成有點搞笑的狀態......
拍攝飛車追逐戰......那一段實在wwwww
暗號好長我記不起來但是很好笑wwww
天字第零號!那個鏡頭拉近的方式也太好笑了wwwww(我不行了XDDD
這是忠實地呈現那個時候的電影,還是某種黑色幽默呢?www
總而言之,幸好我去看了!
非常好看!!!!
國語、台語、夾雜台灣狗魚、台式英語、日語
歌曲、歌詞、舞蹈
融合成了一部非常精彩的音樂劇!
如同專訪中提到的〈當初時,電影開始〉這首歌,「儘管歌詞主要描述身為創作者的心境,但那份願意為喜愛之事付出的熱忱,想必也會讓觀眾產生共鳴。」
真的,很感動~~~
台上的是戲,戲如人生。
台下的是人生,人生如戲。
「環境變化很大,但是不管環境怎樣改變,我們都要繼續說故事,說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夢想是甘中帶苦、生活是苦中帶甘,電影是人拍出來的,毋過電影會當引(毛)咱的人生,予咱的生活充滿光明!」──《台灣有個好萊塢》
看到L大的心得噗(連結)的時候才發現......對欸!月亮是女主角「秋月」的名字、也是「零」!
整個團隊分崩離析之後,又再次將大家匯聚起來,從零開始。
周而復始。拍完這片,拍下一片,繞成一個迴圈,既是困境,也是轉機。
Last but not least,
在查資料的時候,看到這篇文章(↓)我才知道音樂劇中,關於「山伯英台」,是在說1963年港台《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鬧雙包」事件。故事最終,邵氏的黃梅調版本席捲全台並紅回香港,美都影業蔡秋林耗資打造的彩色台語版則是上映一週便黯然下檔。
20020-07-09從黨國到跨國:《毋甘願的電影史》讀後 - 放映週報(連結)
有機會借到這本書的話,想來讀讀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