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蓋‧孟泰格:消防員。

蜜莉:蓋‧孟泰格的妻子。30歲。

克拉莉絲‧麥克萊倫:鄰居女孩。將滿17歲。

比提:消防隊小隊長。

 

【筆記】

Chapter I

「當個男子漢,瑞德利先生;今天,蒙上帝的恩寵,我們將在英格蘭點燃這樣一根蠟燭,一根我相信永不會被捺熄的蠟燭。」這段話是一個姓拉提摩(Hugh Latimer)的人對一個名叫尼古拉斯‧瑞德利(Nicholas Ridley)的人說的。那是在一五五五年十月十六日,他們因異端邪說的罪名,在牛津集將被活活燒死。(註:本段所指為一五五五年英國瑪莉女王為使英國回歸天主教,大肆迫害英國境內的宗教改革人士,老婦人所引述的這段話即為拉提摩主教與瑞德利主教受火刑之時的對話)(p.69)

「妳不在場,妳不明白。書本裡面一定有什麼,有我們想像不到的東西,才會使得一個女人情願與屋子俱焚。書本裡頭一定有什麼,人不會平白無故情願這麼做。」(p.85)

「昨晚我想到這十年來我燒過的那些煤油,還有那些書。我這才頭一回意識到每一本書背後都有一個人,一個構想出那些書的人,要把那些字句著書成文,得花上很長的時間,而我從來沒想過這一點。人也許得花上一輩子來觀察世間和人生,寫出他的想法,可我一出現,轟,一切全沒了。」(p.85)

「想像一下。十九世紀的人,騎馬、遛狗、駕馬車,一切是慢動作。接著,到了二十世紀,攝影機的速度加快。書的內容縮水了,濃縮版、簡明版,文少圖多的小報。所有東西都縮減得只剩下插科打諢。經典作品刪減,好配合十五分鐘的收音機節目,然後再刪減,好填塞兩分鐘的書評節目,到最後只剩下十來行的字典式摘要。當然,我言過其實了。字典是參考用的。但是許多人對《哈姆雷特》的認識──你必定知道這個書名,孟泰格;妳大概只是略有耳聞,孟泰格太太──如我所說,他們對《哈姆雷特》的認識只是某一本書中的一頁簡介,這本書上稱:這下子你終於可以讀到所有經典作品;趕上你的鄰居了。你明白吧?從幼稚園進步到大學程度,然後又回到幼稚園;這就是過去這起碼五世紀以來的知識模式。」(p.89)

Chapter II 篩子與沙子(the sieve and the sand)

 

【後記】(p.232~233)

約莫五年前,編纂另一本學校讀物的編輯們將四百篇(且數數看)短篇小說蒐羅在一本文選中。你怎麼把四百萬篇馬克吐溫、歐文、愛倫坡、莫泊桑和畢爾斯的短篇小說,擠在同一本集子裡?

簡化嘛。剝皮、去骨、剔髓、溶解、瀝脂和銷毀。每一個重要的形容詞,每一個重於蚊子的暗譬──刪掉!每一個會扯動低能兒嘴角的明喻──拿掉!任何解釋一位一流作家那麼一點兒哲思的旁白──扔掉!

每一個故事,經過減肥、挨餓、刪改,讓水蛭吸乾了血之後,都跟別的故事沒兩樣。馬克吐溫讀起來就像愛倫坡,就像莎士比亞,就像杜斯妥也夫斯基,就像──結局──艾嘉‧蓋斯特。只要是超過三個音節的字都挨了剃刀。每一個只要求讀者留意一眼的影像──槍斃了。

你是不是開始明白這碼子可惡又不可思議的事了?

我對上述這一切作何反應?

把他們統統「槍決」。

寫條子一一拒斥。

送那批白癡下十八層地獄。

道理很明顯。焚書的方法不只一種。而這世界充斥著手拿火柴的人。每一個少數族群,隨他是浸信教徒或一神論者,愛爾蘭人或義大利人或八十歲耄耋或佛教徒,猶太復國主義者或耶穌再臨論者,婦解運動者或共和黨人,還是四方福音教徒,都覺得他有意願、權利、義務去潑灑煤油,點燃引信。凡是自認是所有蒼白如乳凍的、平凡如麥片粥的、不發酵的文學的祖師爺的弱智編輯,個個舔他的斷頭斧,盯著任何敢稍微哼一聲,或是寫些超出童謠程度文章的作家的脖子。

在我的小說《華氏451度》中,消防隊長比提描述了書本最初是怎麼被少數族群焚燒的,他們各自撕下這本書裡的一頁或是一段文字,接著撕扯另一本書,最後終於有一天書本成了空白的,心智是封閉的,而圖書館永久關門。

「關上門,他們從窗戶進來,關上窗子,他們從門進來。」這是一首老歌的歌詞。這詞兒正符合我的生活樣式,因為每個月都有新來的屠夫或檢查員。就在一個半月之前,我發現,「巴倫坦出版公司」某些閉塞的編輯,因為生怕汙染了年輕人,多年來一點一滴逐步從這本小說裡篩檢了七十五段文字。學生們讀了這本其實談的正是未來的檢查制度和焚書現象的小說,寫信告訴我這項絕妙的反諷。

第2頁|全文共2頁
arrow
arrow

    齊木蘭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