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劇透)
我想看後面的故事RRRRRRRRRR
-------該該叫結束--------
「以前,有一個上班族──聽說幾乎沒有什麼騎越野自行車的經驗──卻突然在登山賽中得獎,下一年就在實業團裡當專業車手了。」(第5集)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就在猜(主角)更科的原型應該就是這位上班族(↑)了吧!
雖然我覺得有些橋段有點太戲劇化了,不過,關於比賽的描繪倒是讓人熱血沸騰!
我也會想要大力推薦這部漫畫!
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真的去到環法比賽呢?
算了算集數,有可能會到環法比賽喔!只是,真的有可能嗎?(困惑)
BUT,重點是,何時會出中文版的下一集呢?
【簡易分段】
乘鞍篇(第1集~第6集中後)
單速車vs公路車篇(第6集末~第8集前)
更科要繼續撫養福乃or將福乃交給岳父撫養?(第8集~第9集)
宇都宮市森林公園日本盃的路線。更科vs櫻島(第9集)←說是要測試自行車魂(?)
越野車賽(第9集~第11集)
群馬CSC「全日本實業團東日本公路賽」(第12集~第1x集)
組隊前往環法自行車賽(第8集中~第?集)
【劇情概述】
更科的女兒小福在幼稚園,被同學笑說她沒有媽媽,小福淡定地說:「爸爸不是敗犬,爸爸是海鷗!」幼稚園的綿矢老師把這句話轉告給更科的時候,更科的臉色變了。綿矢老師才驚覺「海鷗」對更科來說不是好的意思?
更科說:「去港口看看,海鷗是『烏合之眾』。」(第二集)
更科的老婆,在小福三歲的時候,離家出走了。(音訊全無)
更科為了償還債務而訓練自己成為自行車選手,參加登山賽!還有,後來變成了信託金庫和敵對銀行的搶客戶戰爭(?)。不過在比賽前,因為小福發高燒送醫而決定放棄....在這個時候,幼稚園的綿矢老師說出了,她認為小福所說的「爸爸是海鷗」並不是烏合之眾的意思,而是......跟《天地一沙鷗》有關!
漫畫中有很多業界的知識與資訊,比較不是偏向熱血運動漫畫,感覺上算是比較寫實的漫畫,內容也比較沉重,因為有很多的現實考量(上班族、單親爸爸等)。
第三集後半部,終於來到了比賽!啊啊啊!比賽真的是很容易讓人激動的橋段!
加油啊啊啊!(到底在激動什麼~XD
沒想到去年的冠軍就是小菅!(雖然我有隱約察覺到了,但真的猜中還是很驚訝!)
貴人出現了!!!(到底是在激動什麼啦~XD
第四集
小福看到了疑似母親的身影!?
小福竟然就這樣直接跑到大師面前,請大師告訴爸爸?
第五集
大師做了個實驗。他轉達了小福的話:女兒(小福)說她在人群中看到了媽媽喔!
→所以大師在更科身上投注了精神引爆劑........ 「經驗」vs「精神力」
關於:《天地一沙鷗》的岳納珊
《天地一沙鷗》這本書簡單的說就是認為人生的目的不只有麵包,而致力於追求速度的海鷗岳納珊,和反對他的想法的烏合之眾的海鷗對吧。
確實,人生不只是為了麵包而存在的,這種事,誰都知道。每個人也都想要可以閃閃發光。誰都想讓自己成為獨一無二的特別存在,也想為了這個,犧牲一切也無所謂!就算被人在後面指指點點也不在意,一直朝自己相信的路前進。
以前,有一個上班族──聽說幾乎沒有什麼騎越野自行車的經驗──卻突然在登山賽中得獎,下一年就在實業團裡當專業車手了。
→也就是說,這部漫畫的主角是以這個上班族為原型吧?
「不論是大還是小,沒有人不是犧牲某些東西的!所有人都是犧牲某些東西在騎車的!不論是學生也好,社會人士也好,還是專業車手都是!所以才要拼命騎!對犧牲的人們滿含敬意,拼命踩踏板!」
第 6 集
小福的媽媽已經不在世上了? (小福只要看到長髮的女性就會以為那是媽媽)
所以,小福說看到媽媽,意思就是要他再加油一下!
hunger knockl(飢餓擊倒)由於長時間的劇烈運動,造成儲備在體內的能源消耗殆盡,再加上沒有進行補給,就會因血糖低下,而導致極度渴求能源的情形。身體完全使不出力,有時甚至連一步都無法移動。
第一名,小菅選手;第二名,櫻島選手;第三名,林選手。
更科最後推著自行車前進,第46名。
→真相:小福早就知道媽媽拋棄了她和爸爸。(更科和太太是大學登山社認識的)
下一階段的任務:半田先生拜託更科的事情.....勇二郎、單速公路車
「區域巡迴」原來是自行車快遞間玩的遊戲,然後成了一種比賽的方式。順序可以自己決定,要繞完是先決定的幾個CP(確認點),先到達終點的人就是贏家。
第 7~8 集
單速車 vs 公路車(自訂規則的2對2團體區域巡迴比賽)
→更科贏了~第一個到達終點!
→更科可以選擇一台半田先生收藏的自行車,他選了LOOK595。
小菅的過去,為什麼自行車這麼厲害。(小菅曾經待過被稱為"自行車寺"的寺廟)
看到「自行車快遞」,我記得有一部電影是跟自行車快遞有關的!(但我忘了片名XD)
第 8 集
洋子小姐想要組隊去參加環法自行車賽....
成員:櫻島(主將)、半田勇二郎、小菅、更科(預計是小菅的副手)
→呃......感覺好微妙= =
→更科沒有打算參加(也不知道環法自行車賽是什麼)
半田得知勇二郎沒打算升大學,要去參加環法。因此生氣不跟潮信金庫往來!也把說好要送給更科的LOOK595帶走了。
更科的岳父(律師),來找小福,說是三年到了(失蹤三年之後就會被認定為死亡)
積極找結婚對象.....失敗。
只好先讓小福暫時寄住在岳父母家。
第 9 集
宇都宮市森林公園日本盃的路線。更科vs櫻島
小菅在旁觀望,櫻島摔車之後提供協助。
更科下坡的秘密!(跟以前是登山社有關↓)
更科的過去,大學時期是登山社,半路迷上「高山滑雪」。
第 10 集
疑!還真的要去環法喔!但怎麼看那個教練有點可疑、贊助商也找不到吧......重點在於那個登記費和保證金的金額著實嚇到我了!
第 11 集
越野車賽。梶選手。
第 12 集
群馬CSC「全日本實業團東日本公路賽」
6km的場地,繞20圈──合計120km,最大斜度8%。幾乎沒有平地,需要一直爬上爬下的坡地路線。
【筆記】
第 4 集
登山賽最重要的就是消耗對手的持久力,所以選手間會互相合作、互相牽制,來甩掉其他的選手。有時候也會因為互相牽制而陷入膠著,造成所有人的速度都變慢的情形。在集團中,握有多少主導權常常都是勝負的關鍵。
第 5 集
大師:我從以前就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裡頭,有一個是「讓人踩踏板踩到最後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在耐力極限及肌肉極限來臨時,這時,是什麼力量可以讓人繼續踩踏板呢?「精神力」可以超越「肉體的極限」嗎?
大師:例如在環法的比賽時常有這種事情,家人在終點等待的話,有選手在還有60km距離時,就決定一個人先離開集團。還有,例如有個在登山賽界非常有名的日本選手,很篤定地說,只要自己的太太在終點等他,他就一定會贏。只屬於自己的動機──好勝心、想贏的慾望等等,可是,如果只是這些東西的話,參加比賽的選手應該是每個人都有的。我想在此時成為動力的「某些因素」,在最後的最後,如果不是為了自己以外的「某人」的話,是沒辦法將最後的力量發揮出來的。自行車就是這種嚴格又孤獨的競技。
「聽好了。有山就越過山去!一定要越過去,不可以繞路避開,山可以讓你重生!」
第 6 集
hunger knockl(飢餓擊倒)由於長時間的劇烈運動,造成儲備在體內的能源消耗殆盡,再加上沒有進行補給,就會因血糖低下,而導致極度渴求能源的情形。身體完全使不出力,有時甚至連一步都無法移動。
第 8 集
原本國外的自行車快遞文化,就是從社會弱者那裡產生的。適合給沒有任何證照,連綠卡也沒有的移民、窩囊白人打零工的工作,這就是80年代以後的自行車快遞的狀況。所以盡量把車子單純化,零件也盡量用低價位的東西。為了減少故障,沒有齒輪,也沒有煞車。在歐洲流傳下來的單速公路車、日本的競輪、場地賽自行車等,雖然和他們的外型一樣,可是裡面的含意卻完全不同。這個就是自行車快遞的單速車。雖然在日本因為一些曲解,而將自行車快遞介紹成是很時髦的職業,可是其實這個工作的誕生,不過是因應社會弱者的迫切需求而已!
區域巡迴自行車賽就某個意思上來說,是賭上性命從事危險工作的人們,因為自尊心與同行做技術優劣競爭的競賽。無論哪個世界,都有該說是從事危險工作的人們的......氣魄好呢,還是該說為了弱者自尊而存在的競賽......
對知名選手來說,擁有自己專屬的副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馬可‧潘塔尼有馬卻羅‧斯波尼。蘭斯‧阿姆斯特朗有何塞‧路易斯‧魯別拉。
體重150kg的蘭斯‧阿姆斯特朗。
最高時速32km的坎塞拉拉。
雖然長得跟康塔多很像,卻是個不會騎腳踏車的西班牙人。
95歲的凱文迪許。
身高超過250公分,完全不會上坡,而且只會騎淑女車的潘塔尼。
所有的自行車的輪胎,都朝著某個方向前進。自從1903年以後,不論是職業選手還是業餘選手都是。(法國的香榭大道)
第 9 集
過去公路賽選手被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全方位型、短距離衝刺型、爬坡型。但是近年團隊戰公路賽進化的結果,選手類型又更加細分──產生了新的兩種類型,也就是「PUNCHER」和「RULER」。
「PUNCHER」擁有出擊力這個王牌為其必要條件。PUNCHER有分為平地型和山岳型這兩種類型。有能力加入終點前的衝刺,因而有拿到冠軍的機會。
「RULER」在平地能以一定的高速持續前進的類型。為可以應付所有住況的萬能型選手,然而由於缺乏決斷力,因此無法成為主將。但是做為初期階段的先行集團的成員,訂出全體速度,組成Train、控制車隊卡位等,為公路賽不可或缺的人才。偶爾順利與後方拉開距離,仍有拿到冠軍的可能,不過這種機會非常地稀少。
要說自行車轉彎的重點就在於體重移動,其實一點也不為過。而那個體重移動則被人說和滑雪的回轉非常相似。歐洲的選手在非車季時,有很多人熱衷滑雪這件事,絕對不只是因為地理條件的關係,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滑雪場,而是邊閃樹木、岩石,邊滑雪。這個正是鍛鍊。
第 10 集
1990年亞洲第一次舉辦世界選手權賽的地方,就是宇都宮市森林公園。在那之後,每年在這個森林公園相同路線所舉辦的比賽,就是日本盃。
日本盃是UCI(國際自行車總會)亞洲賽事中,唯一被認定為HC級(超級賽事)的單日賽。可說是日本所有自行車賽事中最高規格的比賽。
現在活躍於世界的明星選手,有很多人在年輕時都曾經參加過這個比賽。阿姆斯特朗、Claudio、Chiappucci、加爾澤利、西蒙尼、庫涅苟,不過巴索因為是重回自行車界,所以不算年輕了。
公路賽的車隊依UCI的規定,分成三種等級:1.職業隊2.洲際職業隊3.洲際隊。這三種車隊裡,有資格參加環法的車隊,只有職業隊跟洲際職業隊。
洲際職業隊要付給UCI的登記費是1萬6千歐元(約170萬日幣)。除了登記費以外,還要繳交1萬5千法郎(約130萬日幣)的保證金,再加上要付給包括選手在內的相關人員的薪水總額的4分之1,林林總總大約需要4千萬日幣左右。
保證金不是支付給UCI的,而是為了防止車隊不支付薪資給選手和工作人員。也就是說這些錢是為了要告訴UCI,這個車隊有足夠財力的證明。最高等的職業隊的話,則是這個金額的10倍。
第 11 集
海鷗看得到前方,只要持續地往前騎,有一天一定可以追上前方的人!世界上沒有達不到的目標!
第 12 集
自行車基本是一個人,所以自行車車手通常都是這種類型的人。可是,就是因為是這種類型的人,所以合作起來是一件非常讓人激賞的事,即使是只有在比賽的一瞬間也是一樣。